昨从市经信局获悉,《金华市加快培育未来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0年)》发布,聚焦未来技术的产业化和重点领域的未来化,锚定六大新赛道,实施五项工程,打造具有金华辨识度和区域辐射力的未来产业发展体系。
未来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是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格局变迁中最活跃的力量,也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25—2030年是金华加快布局培育未来产业、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时期,需要勇担新任务、拥抱新机遇、迎接新挑战。
我市将优先发展通用人工智能、合成生物、新型显示3个产业基础较好、处于快速裂变期的未来产业,探索发展氢能与新型储能、低空经济、量子信息3个力量尚在集聚、处于孕育萌发阶段的未来产业。
在空间布局上,我市按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依托十大先进制造业平台推动企业集聚、项目落地、产业协同,联动浙中科创走廊“一廊六城”创新资源,推动构建“全市一盘棋、各地有重点”未来产业总体布局。比如,婺城区重点发展通用人工智能、氢能与新型储能产业,金东区重点发展氢能与新型储能、通用人工智能,金华开发区重点发展通用人工智能、合成生物、量子信息等。
与此同时,我市将通过实施五项工程,持续壮大新质生产力,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构建浙江中西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先行区。未来产业前沿技术“萌芽”工程,即夯实未来产业源头创新基础、推动未来产业技术成果转化、强化“第一资源”战略支撑;未来产业旗舰平台“苗圃”工程,即打造未来产业专业园、开展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创建;未来产业标杆企业“育林”工程,即培育生态主导型企业、加强成长型企业招引;未来产业应用场景“沃壤”工程,即深挖城市场景资源、开拓新型工业化场景、打造融合型场景“地标”;未来产业投资基金“春雨”工程,即强化政府产业基金引导、优化地方长期资本生态。
根据发展规划,到2027年,我市基本建立未来产业全链条培育路径,未来产业成为我市发展新质生产力最活跃的先导力量,实现年均15%以上的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