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11月10日从市经信局获悉,1—9月,市区六大万亩工业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93.4亿元,同比增长44.4%;完成制造业投资23亿元,同比增长37.2%。
市政府第五次全会明确,市区要重点建设六大万亩工业平台,加快打造市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这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一脉相承。抓当前之“时”、强平台之“特”、谋长远之“势”,我市有力推进六大万亩工业平台建设,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经济基础。
六大万亩工业平台是指位于婺城区的临江工业平台和飞扬智能制造产业平台,位于金义新区的信息技术创新产业平台和江岭高新智造产业平台,位于金华开发区的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平台和金华健康生物产业平台。
晒拼创,抓当前之“时”
11月3日,市政府组织开展市区六大万亩工业平台“腾笼换鸟”工作现场观摩活动。市领导带队考察各平台产业项目,详细了解项目产业方向、建设进度、投资强度等情况。
这已是我市第二次举办类似活动,之前是9月26日,市领导带队考察6个平台的12个重大项目。实际上,这样的现场观摩就是各平台间的晒拼创,激励各平台在重大项目招引、技术改造创新、主导产业培育、亩产效益提升、要素资源集聚等方面开展比拼。
聚力打造都市区工业经济增长新引擎,时不我待。放眼全省,这是一次竞速,也是一场倒逼。2017年,浙江提出要“着力建成若干‘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也就是具有万亩左右空间、产出在千亿元以上、聚焦重量级未来产业发展的高能级新产业平台。今年8月底,我省启动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3年内,将大力实施淘汰落后、创新强工、招大引强、质量提升四大行动,并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
当前,金华工业用地30多万亩,市区达9万亩,约占三成。从亩均效益看,我市六大万亩工业平台成绩不够理想,规模工业亩均税收最高仅15.1万元,尚未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而且,企业效益低、布局散、产业区功能定位不清晰等问题也客观存在。
对此,我市以三年翻番的总体要求,着力建设六大万亩工业平台,加快破散促聚步伐,充分发挥各平台的产业特色优势,形成功能布局合理、主导产业清晰、资源集约高效、特色错位竞争的发展格局。
抓项目,强平台之“特”
对照省市“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要求,每个平台要聚焦1~2个主导产业,努力打造现代产业集群。我市提出,建立项目准入机制,确保入驻项目符合产业布局,满足投资强度、亩均效益、节约集约等硬性指标。
纵观市区六大万亩工业平台,均有一定的产业特色和底子。推动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是各平台努力的方向,项目建设则是突破口。我市要求,瞄准价值链高端,以“数字化、绿色化、服务化”为方向,聚焦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五金等产业,通过加大项目谋划、招引和培育力度,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位于金义新区的江岭高新智造产业平台,重点发展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配件、现代五金产业。今年,浙江好易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建设年产100万套智能家居产品的“工业4.0智慧制造中心”,项目总投资5亿元,现已完成一期工程。“公司还在打造具备CNAS认可的智能家居国家测试中心,牵头建设金华市金义智能家居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推动制造业走向智造业。”公司副总经理马双斌说。同时,好易点加强行业引领,与江岭高新智造区指挥部协作,推动金华现代家居行业产业大脑建设;组织开展行业内企业培训,推动行业数字化改造等。
金华健康生物产业平台是我市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也是省、市重点培育的“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现入驻企业18家,其中规上企业11家,拥有康恩贝、花园营养等一批知名医药企业。尖峰药业新厂区正在建设中,一年多时间,一幢幢新厂房拔地而起。“你看,湿法制粒机、流化床、包衣机、压片机等生产设备,都是德国进口的。”站在制剂1区走廊,尖峰药业副总经理沈泉介绍。目前,新厂区生产线设备和公用系统设备已经安装调试完毕,进入药品生产工艺开发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具备生产条件,通过FDA官方的GMP认证检查后,产品投放市场。这意味着尖峰药业将打开国际市场。
谋项目就是谋未来。信息技术创新产业平台正全力打造国家信创产业智造示范基地、长三角国产自主芯片应用创新中心。截至9月底,龙芯智慧产业园已引进47家企业、67个项目,其中33家企业注册落地;科技城科创孵化区块二期共签约项目28个,21个已入驻……
优质量,谋长远之“势”
推动市区六大万亩工业平台高质量发展,既是现实而紧迫的重要课题,更是为金华经济长远发展积蓄力量。
“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是提升平台发展后劲、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我市要求各平台进一步加大“腾笼换鸟”力度,以低效用地“新四破”为主要抓手,深入推进平台全域整治,坚决淘汰整治高耗低效企业,促进土地要素最大化、最优化。
婺城区临江工业平台走出一条“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跃迁之路:从两年前工业用地流拍,到如今一地难求;从原来增长缓慢,到现在每年增长超20%;从原来缺大项目支撑,到现在超15亿元投资项目落户3个。其间,婺城区推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平台容积率提升、低效用地出清与改造三大招。当前临江工业平台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预计今年工业总产值会有新突破。
打造高能级战略平台,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是关键手段,推动数字化改革是重要路径。我市提出,加快推进以“未来工厂”为引领的企业智能化改造,充分发挥G60科创走廊、金华科技城、金华智能制造研究院等科创平台带动作用,着力突破各项“卡脖子”重大关键共性技术。
成立仅两年多的飞扬智能制造产业平台捷报频传:万里扬年产50万台自动变速器生产线项目加速推进,今年将实现产值30亿元;浙江今飞智造摩轮有限公司入围2021年省“未来工厂”试点企业名单,运用工业互联网信息化管理,实现从销售订单到发货物流的全程大数据管控。
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平台未来可期,目前已形成以零跑汽车为代表的整车生产企业,以今飞、万里扬、东风齿轮、衡远等为代表的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打造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和动力电池、轮毂、变速器、驱动电机、LED车灯等关键零部件制造的产业体系。
好平台支撑好项目,好项目带来好前景。金华开发区新引进的环宇企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高可靠集成电路工艺线建设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浙江宇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要在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平台,建立金华历史上第一条芯片生产线。
落户金义新区的世纪新光碳化硅芯片产业化项目,将填补金华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产业空白,全部建成后年产值可达40亿元。